药物合成的神奇魅力
作者:高二3班 黄泽楷 钟佳靖
发布日期:2022-06-08
6月1日下午皇兵老师在录播室为我们上了一节德育渗透课,皇老师以药物有机合成为主题,融合中医药文化,设计了层层深入的问题组合。

皇老师从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名篇《咏柳》开始,古人不仅仅以“柳”为意向表达情感,还在积极探寻柳树的药用价值,柳树皮用于镇热解痛,中外古籍都有记载。1828年,意大利化学家—拉斐尔·皮里亚从柳树皮萃取分离出水杨苷并转化为水杨酸,老师顺势提出问题并布置任务:如何设计由甲苯合成水杨酸的路径?。我们设计之后,设计者分享了自己的设计思路,老师随后给出了修正。紧接着,老师又布置任务:如何用苯酚设计水杨酸,并要求对两条设计路线进行评价。我们也从中认识到了有机合成步骤、原料选择的重要性。


紧接着老师通过以一系列问题:“为什么长期服用会产生胃酸反流、伤害胃粘膜的副作用?”“如何设计由水杨酸合成乙酰水杨酸的路线?”等,不断增加思维难度,从水杨酸到乙酰水杨酸再到缓释乙酰水杨酸的设计,我们体会到了药物改进的难度,但也正是药物通过不断的成分修正增减,获得新的功能,才能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将化学知识与著名药物阿司匹林的产生、修饰改进结合起来,不仅让我们学习了解题方法,还让我们认识到化学与生活与生产息息相关。课堂末尾,皇老师将有机化学合成路线思维方式与中医药理念类比,增进了我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