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思考让人愉悦和进步
各位同学、老师们:早上好!
热烈欢迎师生回到久违的校园。虽然最近天气阴沉,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会驱散一切阴翳,校园因为你们而重拾生机。2022年已经过去,我们对2023年充满期待。广东的高质量发展将对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中大附中将在为“中大力量”快速增强提供有力支持的过程中,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学校是师生的学习共同体和成长共同体,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去年我曾发言谈如何提升学习力。在学习了杜威《思考的本质》、保罗《思考的力量》等书籍或课程后,今天我想谈谈思考力。我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体魄健康,人格健全,特长突出,学业精进,独立思考,具创造力,其中的独立思考即特指提升思考力。
我们总会遇到各种问题或事物,它们重复的概率并不大,单纯的旧经验解决不了新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思考”这项能力。杜威认为,广义的思考指在脑中或是在心中闪过的所有事物。天马行空,白日梦,千百种念头或想法基本是没有效用和价值的,属于低端思考。如果我们试着把这些杂乱无章的想法变成文本、图画、表格等,进而进行分享展示演绎修正完善,通过联想、逻辑推理、系统性的持久的探索,就能变成理性的、高阶的思考。
不同的人思考习惯不同,层次也不同。比如早上起来微风拂面,对于风,有人只觉得微风吹来有些凉意;有人想到袁枚的“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有人想到风是怎么形成的,这次使天气改变的风从哪来;也有人想到如何更好地利用风造福人类。科学家思考,一般步骤是观察并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实验探究,验证并得出结论。社会学家提倡通过细微的观察,敏锐地发现,从而思考、阐述、评论各种社会现象中的内在的、深层的联系。哲学家强调博雅通达,建立在相关问题的全面了解之上的独立思考、逻辑反思。但不管什么领域的思考都需要慎思、明辨。我们应该如何有意识地锻炼和提升思考力?
一、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充实认知宽度和深度。遇到问题不妄下结论,通过不断反思、辨别,多思考几层、多思考几步,养成敏捷、透彻的思考习惯,这样才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二、保持理性和独立思考,不盲从附和或盲目相信权威。明确思考的价值和作用似乎并不难,但究竟要如何思考?有学者总结了如下的基本程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根据?还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其他可能性?简洁讲就是:何意(明确概念)?何据(找到理由)?何可能(寻找其他路径)?我们也可以说这是思考的基本方法。改变思维定势,注重逻辑,遵循以上基本程式,从各要素的视角达成深层次的思考。
三、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表达、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都是通过输出,强化思考的过程。我们现在的分科学习,最主要的是要分门别类认知理解这个世界,因此,我们在学习这个学科时,就必须明晰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即学科的基本逻辑关系。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再进行推导、思辨、实验、创生、表现等等,最后达成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够解决问题。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乐学善思,敢于质疑。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真实问题,综合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度探究,思辨创新,最终解决真实问题。
春回大地,万木争荣,桃李芳菲依旧。思考让人愉悦和进步,学、思、行结合,同学们会取得更好的长进。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