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续文明印记,“粤”会“京津冀豫”

——初一导师制课程“探越学堂”

作者:初一(7)班 毛一然

2024年10月19日上午,我校初一“探越学堂”导师课程的十位同学,在历史黄老师、何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参加2024南越王博物院考古遗址研学季活动。此次活动由南越王博物院联合殷墟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七家单位共同举办,为同学们呈现了一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博盛宴。

第一站,同学们参观了南越国宫署遗址。这儿曾经发掘出西汉南越国和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的宫殿和池苑等遗迹。遗址自下而上,层层叠压有秦、汉、晋到元、明、清至民国12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这儿是广州建城2000多年和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发展和繁盛的历史见证。站在“曲流石渠”遗迹前面,大家深深地为在古人的智慧和勤劳折服,也为广州源远流长的历史而骄傲。

接下来,同学们参加了考古遗址研学季的开幕式,聆听了各位馆长的介绍。然后就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考古小街”博物馆摊位展示了!南越王博物院推出了“探秘南越”考古盲盒、瓦当文物修复,还贴心准备了“玉衣拼图”的小游戏;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自然是以“兵马俑,我来啦”为主题,为同学们准备了“秦学好问”兵马俑小模型、“大秦简牍”等小礼物;我们还在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帮助下认识了不少篆体字呢!我们还体验了蹴鞠游戏,集印章游戏 ……从殷商到元明清,从岭南到中原,同学们在这“一站式”领略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文物香皂手作”现场,我们要制作的“银盒”是南越国时期的文物,它的工艺和花纹都是典型的西亚风格,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萌芽时期的重要见证。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小心翼翼地炼石、上色、注模、脱模,成功制作出“银盒”香皂。

这次博物馆研学之旅,我们收获良多:我们更多地了解广州历史,我们亲自动手体验了古人高明的铸造之法,我们更好地欣赏了文物的艺术之美,我们更深地理解了历史与文化的绵延不绝,我们更加地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期待下一次的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