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发现广州”让我发现自己
作者:初一9班 林雨嫒
发布日期:2025-04-21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初一9班的林雨嫒。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发现广州”让我发现自己。
上个寒假期间,为完成老师布置的“发现广州”的任务,我用四个半天打卡了49个街巷景点。每天步行近十公里,这不仅是体能的考验,更是心灵的触动。那些藏匿于高楼背后的历史印记让我深度认识了这座城市的厚重与温度。

在寻找“千金买邻”石碑时,一位保洁阿姨热情指路;探访“刘王花坞”时,社区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这些陌生人的善意让我明白:发现不仅是寻找答案,更是人与人的温暖联结。站在“广安钱庄”旧址前,我仿佛听见了百年前商贾云集的喧嚣;仰望“文德楼”“白云楼”,周恩来、鲁迅等先辈的身影似乎仍在窗前伏案。广州的街巷,像一本打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这个城市的传奇。
当然,也有遗憾。比如,“太平沙牌坊”已随城市改造消失,曾经的“长堤街”被现代艺术中心取代。这些变迁让我思考:如何在发展中留住历史的根脉?当“白鹅潭大湾区”的巨轮扬帆时,我们是否也能用数字技术、光影艺术让消逝的记忆以新的姿态重生?
这场发现之旅也让我对“发现”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人类文明的进步,始于一个个微小却伟大的发现。伽利略用望远镜揭开宇宙的奥秘,居里夫人从沥青中提炼出镭的光辉。发现,是给平凡世界打开的一扇窗,让未知变为已知,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失败也是发现,比如爱迪生尝试千种材料后点亮电灯,屠呦呦翻阅万卷医书后经过无数次的失败终于提取出了青蒿素。
发现离我们并不遥远。校园墙角边蚂蚁用触角传递信息的“昆虫微信群”、合唱时弧形队列让声音更洪亮的奥秘、一道难题的反复试错等都是发现的契机。发现并非科学家的专利,我们每个青少年都可以身体力行。当我们用物理知识解析彩虹的形成,用历史视角审视社会热点,用创新方法整理错题时,我们就在进行发现之旅。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