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以生命的翅膀丈量成长之路
作者:初三5班 瞿澄远
发布日期:2025-06-09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三5班的瞿澄远。站在初三的尾巴回望,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翅膀、奔跑与成长的故事。
对我来说,生活中最好的语言是相机快门声。父母带我穿越山林湿地,教会我在长焦镜头里读解自然密码。四年前那个湿冷的冬日,父亲与我踏上了阳西红树林的滩涂,寻找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勺嘴鹬——这群每年从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精灵,全球仅存六百余只。

首日的搜寻在望远镜的雾气中落幕,手指冻得几乎握不住三脚架。潮水退去又涨起,直到第三天黄昏,单筒望远镜里突然跃入五只灰扑扑的身影。它们低头扫动标志性的匙形喙,像五把勤恳耕耘的小铲子。当其中一只抬起右腿,白色环志上清晰的“1H”让我瞬间屏息:这是跨越四千公里、从楚科奇半岛人工孵化基地飞来的生命奇迹!快门声里凝固的不仅是影像,更是与自然缔结的契约。
第二年重返北寮湾时,海风捎来了熟悉的问候。那只羽色转为深褐的“1H”再次出现在镜头里,它振翅的姿态比去年更显从容。我想象着它如何穿越西伯利亚的暴雪、鄂霍次克海的浪涛,用不足手掌大的身躯丈量大陆的纬度。这份震撼让我在跑道上一圈圈突破自己的极限。当冲过比赛终点的红线在胸前飘落,我忽然读懂:原来生命的壮美不在终点,而在持续振翅的每个瞬间。
此刻备战中考的我们,何尝不是迁徙途中的候鸟?课本上密布的笔记是羽翼划过的轨迹,模拟考起伏的分数是逆风时的气压变化。那个在滩涂上踉跄的候鸟教会我:真正的成长不在晴空万里的顺境,而在泥泞中依然保持观察的眼睛、在潮涌时坚持向前的脚步。
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命坐标,在追逐星辰大海的征途上,永远记得为何出发。因为所有抵达终点的荣耀,都始于最初扇动翅膀的勇气。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