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我对一本名著阅读的思考

作者:初一5班 徐天祎 发布人:廖里山 发布日期:2025-06-09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初一5班的徐天祎。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我对一本名著阅读的思考。

最近我们阅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关于这本书,我的家人有着不同的见解。60后的姥姥说,保尔的坚强意志与革命精神令他们那代人热血沸腾。80后的妈妈却说它有些无聊。合上书,10后的我也产生了思考。

对于姥姥来说,这是一本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红色经典,它激励了几代人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但我和身边的一些小伙伴不这么认为。经过探讨我们得出了以下原因:一是小说人物多,人名长,人物关系复杂,故事线也较长,我们经常被各种“罗夫”“斯基”们弄得焦头烂额。二是我们不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不理解一些角色的行为,缺乏代入感。最后,小说语言比较平淡,情节缺乏波澜,显得有些说教和老套,不大符合我们10后。

为了让经典著作更贴近中学生,我想给老师们提几点建议:一、带同学们多了解小说所描写的那个国家和时代背景,这有助于同学们理解故事内容。二、让同学们多讨论保尔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引导同学们把他的精神运用到学习生活中。

后来拓展课上,我们了解了保尔的原型——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生。同学们也分享了读书心得,令大家深受触动主要有两个情节。一是当保尔知道自己快要失去所有劳动力的时候,有过自杀的念头,这是否影响他的英雄形象?我们进行了探讨。经过内心的强烈挣扎,他最终自我劝说,在绝望中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我要竭尽全力,让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另一个情节是保尔在修筑铁路时的艰苦奋战。极端恶劣的条件下,面对秋雨、泥泞、冻土,刺骨的寒冷和饥饿的威胁,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忍受着,最后,他因伤寒和肺炎倒在工地上。有的同学认为,保尔无论面对任何艰难困苦都坚守内心的信念,所以敬佩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如今的我们在攻克数学难题,在坚持体育长跑的时候,也不要轻言放弃。有的同学认为,当我们在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时,或许信念与意志可以鼓励自己坚强一些,勇敢地与压力和解。

我得出思考:当我们遇到学业或者人际交往的困惑时,可以学习保尔那种”钢铁般的意志”,迎难而上,破解困境;当我们为了“躺”还是“卷”而纠结不已时,就可以“用行动来对抗虚无”,“立即行动”的生活态度可以迅速结束内耗。

时代在不断发展,名著也有其局限性。名著在时代发展中呈现出来的差异,我们应允许思想碰撞,融会贯通,呈现出我们这代人对经典的诠释。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