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德和衡律所,重温中附青葱岁月

撰稿:朱子奇,中大附中2009届初中5班毕业生,CFA,广东大同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广东省涉外律师新锐人才
审阅:陈煜媛,中大附中2009届初中5班毕业生,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广东省涉外律师新锐人才
广州六月,荔枝飘香,夏意正浓。2025 年 6 月 14 日,阳光透过德和衡律所的落地窗,洒在会议室的长桌上,暖意融融。我与同为律师的陈煜媛同学在这里相见。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帘,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把我们带回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青春之花,中附绽放
初中三年,仿若一场绚丽的梦,虽已逝去多年,却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还记得白老师总是提醒同学们要“睁大你的眼睛”,无论是行走在上学的路上,还是穿梭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无论是普通的课间,还是运动会的拼搏瞬间,都值得我们玩味儿……白老师还经常拿着相机,按下快门,定格我们的欢声笑语。而当年稚嫩的我们,总是嫌多事,觉得那些稀松平常的日子,何须这般大费周章地记录。时光匆匆,如今再回首,才发现那些点点滴滴,那些照片,就是我们青春最珍贵的宝藏,每一张都承载着无尽的纯真和青涩的梦想,是岁月长河中最璀璨的珍珠。



同窗情谊,岁月悠长
走进校园,古朴的教学楼见证了多少知识的传递。课堂上,我们一起认真听讲、积极讨论;操场上的呐喊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花坛里的绿植,也似乎在低语着曾经的秘密。校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下我们追逐嬉戏的身影。那些一起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如同星辰,照亮了我们的青春岁月。那时的我们,对未来充满懵懂与期待,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努力汲取知识的养分,在中大附中这片充满希望神奇的土地上,尽情绽放自己的青春之花。现在回首,才发现那些在中附度过的日子,是我们人生中最纯粹、最美好的时光,没有被世俗污染,只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同学们在初中毕业后,各自踏上不同的人生旅途,但母校留给我们的印记,始终如一。如今,岁月流转,我们的同学有的已步入婚姻的殿堂,迎来了新生命的降临,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踏入社会后,大家各奔东西,有的投身科研,探索未知的奥秘;有的走进企业,成为中流砥柱;有的和我们的老师一样教书育人,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培养下一代……让我骄傲的是,我、煜媛、丹玲、子康,我们四人不约而同地成为律师、法官,在法庭上为正义发声,共同奔走在法律服务的道路上。
然而,无论身在何方,从事何种职业,中附的校友情谊始终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每一次相聚,都让我们回忆起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那些一起度过的日子,成为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部分,永远不会被岁月遗忘。
(哈哈,这是谁当年的“学习目标”?快来认领!)
恩师如光,照亮前路
在中附,我遇到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他们就像夜空中的星辰,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循循善诱的白泓老师,她的课总是充满活力,不仅教给我们知识,更教给我们如何思考,如何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不苟言笑的杜立青老师,故作严肃实则风趣的教学风格,让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让艰深难懂的物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我们学习的热情。
爽朗大气、古道热肠的梁辉端老师,最难忘的就是在体育中考时,她在跑道边上竭尽所能地为平日里最需要鼓励的同学大声加油。我想,收到祝福的正在跑道上奋力奔跑的同学,在那一刻应该就像拥有了“红牛饮料”的加持——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吧。
忘不了充满激情的郑静老师,她的口头禅是“匪夷所思”。最惊艳的便是她在上课时,能够在一口气内讲一串好长的知识要点还不带换气儿,严肃的思想品德知识内容在她口中变成了轻快的妙语连珠。
还有睿智严谨的印德祥老师,温暖和蔼的刘芳老师,细致入微的杨惠贞老师……这些恩师们,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用他们的教诲,如同春雨般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情牵母校,感恩有你
如今回到母校,看到校园里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学校的建筑或许已经有些变化,但那份中附特有的纯真气息依然未变。校园里,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老师的悉心教导,都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情感链接。这份对母校的眷恋,源于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源于那些给予我们知识和关爱的恩师,更源于那份在中附培养出的团结精神和对知识的热爱。



中附,是我们青春的起点,是我们梦想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无论未来的路途多么坎坷,中附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我们感谢母校的培养,感谢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那些美好的回忆,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但那份对母校的深情,永远不会褪色。中附,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家,是我们青春最美好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