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教育只是学习知识吗?

作者:初一2班 冯媛媚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一2班的冯媛媚,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受教育只是学习知识吗?

       我们从小学开始,读完大学至少需要16年时间。这么长时间里,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呢?接受教育。怎么检验我们接受了教育呢?通过考试。于是,为了考试得高分,我们努力获取考试中要用的知识。以至于,我们就以为,接受教育就是学习知识。

       我听过太多关于中国考试制度的议论,也知道很多自理能力很弱,不能跟别人很好合作的考试天才的例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更胜一筹,赢在起跑线。于是,作业成堆,孩子厌烦要把书本和考题当敌人。毕业时,他们把书撕得支离破碎,借此表达对书的憎恨和对教育的不满。

       犹太人对于书却完全是另外一回事。诺贝尔奖获得者中约有30%是犹太人。犹太人借助书本站在了世界顶端,而中国的学生却在痛恨书本的深渊里摸索,背离了最初的理想方向,在禁锢的模式下成为考试机器。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1997年,美国IBM公司的电脑深蓝,与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对局。结果,号称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卡氏,以一胜二负三平的战绩,败给深蓝。当时,有中国人说,国际象棋太简单,我们的围棋才博大精深、变化无穷,计算机能赢吗?二十年后的今年上半年,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以4比1的战绩完胜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九段。这让人类有点难堪了。由此我思考,教育若只是学习知识,为什么拥有渊博知识的人轻而易举就被电脑打败了呢?由人创造出来的机器会比一个人储存更多的知识,人学习知识的速度和容量都会比不过机器,而且人工智能的发展还不知道会出现什么奇迹。

       所以,当很多人认为,教育就是从书本里获得更多知识以便在考试中成为赢家,得到进入优质大学的通行证,获得文凭找到好工作时。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殊不知,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在此。

       教育是什么?教育当然包括有知识的学习,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项内容。教育是让我们健康成长,提升我们的心智能力。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认知自己,同时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教育是更好地提升人类的智慧与才能,让世界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