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您知道我们在开玩笑吗?

作者:初二8 张末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二8班的张末,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老师,您知道我们在开玩笑吗?

书面来说,玩笑指的是“玩耍、嬉笑的行动、言语”,以使人开心为目的而出现。玩笑和嘲弄的距离很近,因为参与者、旁观者的感受、理解不同,玩笑很容易被当做嘲弄,这时,误解就产生。如果玩笑被理解成了嘲弄,就给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因为嘲弄带有侮辱色彩,多半是对他人进行贬低。

在我们班、我们年级,同学们互开玩笑的现象普遍存在。能开玩笑恰恰说明同学之间相处融洽。就拿我与几位好友为例,一天之内不互黑几次反而觉得奇怪。但是,有时候,同学间的玩笑被老师碰见后,常常被当做嘲弄,于是,开玩笑的同学可能受到老师的批评。被老师批评后,同学心里自然不舒坦,因为,开玩笑的同学觉得自己没有恶意,那是老师理解错了。

就拿我们班级为例,常有这种情况:某个同学叫了另外一个同学的“江湖外号”,这个玩笑双方都可以接受,但引起了毫无恶意的追逐打闹。这时,恰好老师注意到,老师就会批评同学。那个本来只是想活跃气氛的同学就只能承受误解,他嘴上也许不说,但心里会对老师不悦。我知道,老师需要预防一切同学之间可能造成的伤害,但老师对这个玩笑的估测有些过分。我认为是老师没有理解学生之间表达友谊的习惯。

在此,我想给老师与同学们提几点建议,以减少误解:

首先,老师可以在所接触的班级内做一些调查,熟悉班上发展演变的一些所谓的“江湖用语”、“江湖封号”,这样至少可以一定程度上在判断学生之间的玩笑时不出现误解。师生之间有默契,就有了理解和共鸣。

其次,老师遇到同学互开玩笑时,可以多找几个同学了解一下,多听听各方的意见,就可能明白同学间的玩笑无伤大雅。

学生也要注意。玩笑就是玩笑,不可以开过分。再好的朋友之间,开玩笑也有限度,即不要侮辱人。过了度,可能就会对同学造成伤害。这个度,一方面是同学们之间的接受程度和默契,另一方面,要以学校的校纪校规为准则。违反了校纪校规的玩笑,即使同学之间可以接受,那也是不应该的。不用别人不喜欢的方式对待别人,不用自己不喜欢别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去对待别人。这是很好的同学相处之道。

一个班级的氛围怎么样,既取决于同学们之间如何相处,也取决于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愿同学能更体谅老师,老师也能更理解同学,这样,一个有趣、活跃而又不乏勤奋、秩序的优秀班级就会出现。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