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愿与家长交流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二(2)班的刘可欣。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话题是:我们为什么不愿与家长交流?与之相关的话题是,我们应该如何与家长交流?
本来这个话题首先应该是:我们与家长疏远了吗?如果答案否定,我的讲话就没有意义。但据我了解,很多同学随着年龄增长,自然与家长疏远,加之平板电脑和手机等,我们似乎与他们越来越远,孩子与父母很少交流了。这是事实。
原因何在?我认为:
第一,我们变了。我们步入青春期感觉自己长大了,自我意识增强了,该有自己的隐私和秘密了。我们担心交流会让他们知晓我们的秘密,怕他们不经意传播出去,让我们感觉没面子。我们感觉和家长有代沟,我们害怕误解和训斥。有时,他们不理解也不赞成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本来一件正常事,家长可能认为大逆不道。于是,我们干脆什么也不说,就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了。
第二,家长不适应我们的变化。家长总认为我们还是孩子,应该毫无保留、一览无余把所有事情呈现给他们。他们不知道我们长大。当我们不愿再把所有事都告诉他们时,他们感到很不适应,甚至生气。于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产生冲突,导致亲子关系紧张。
第三,家长不理解我们的希望和渴望。有些家长认为努力学习就是我们唯一要做的。如果我们跟他们交流生活、友谊方面的困难和困惑,他们就会斥责:“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多刷几道题!”渐渐地,我们从父母那儿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也就不愿交流了。
这些变化和不适应,给双方都带来交流障碍。孩子与父母之间比较理想的状态究竟应该如何?我们还能像以前那样亲近父母吗?还能与他们和睦相处、无话不谈吗?
当然可能,而且必要。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我的观点是:
第一,家长改变。希望家长不要只关心我们的成绩高低,更要关心生活和情感。我们有欢乐可以和他们分享,有烦恼可以倾诉,遇到困难或情绪低落时,能得到父母的理解、支持和帮助。希望父母给我们自由自主的空间,不要强迫和干涉我们的想法和生活。
第二,孩子改变。每天回到家,尽量抽出时间陪伴父母。比如,在大家都空闲时,一起聊聊天,这样既密切了家庭关系,又减少玩电子游戏的时间。
第三,一起做事。虽然渐渐长大的我们有点不太适应跟父母面对面的交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不想跟父母交流。我们需要的是转换交流方式和途径。如果我们跟父母一起一边做事一边交谈,交流就容易了。即便一起做事时并不说话,也会有心领神会的无声交谈。
接下来谈谈我和父母交流的几点经验和感受。
首先,我父母总在改变。我上初中后,他们和我的谈话方式就有改变。学校离家远了,父母有时会开车送我上学,在车上,我与他们聊天好像变得更加亲密。
其次,我父母不变的方面。一直以来,如果我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我父母会及时指导和帮助我。但是,我爸妈好像一直更关心我学钢琴、游泳、跳舞和打球的爱好,更关注我的性格。他们更愿意和我讨论人为什么要愿意吃亏,要做善良人。我妈更多辅导我的学习。我爸更愿意谈他的研究工作,有时他会向我得意地炫耀他多么喜欢他的工作。我有时也被感染,感到惊奇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喜欢自己的工作的人。我父母有一点从来不变:他们从来不担心我的学习成绩。即使我某次考试不佳自觉惭愧,但从来不用担心他们会为此责骂我。
再次,我的改变。父母越是不责骂,我越感觉有责任要对得起他们的宽容和鼓励。以前当然一很多时间跟父母聊天,上了中学,时间变得有点紧张,加上长大,我可以找到不和他们交流的理由。但我觉得交流沟通非常重要。于是,每天上学路上的20分钟就特别可贵,在车上我与妈妈谈论今天即将发生的事。无论这一天多么平常,我总会找到话题。放学回家后,我也会向妈妈汇报今天发生了什么趣事或重大的事。我从不担心说错话,从不担心她会泄露我的小秘密。我们总是谈兴很浓。
总之,家长改变,我们改变,大家一起改变,才有更好的亲子交流。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