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限童令”的看法

作者:初一(3)班 沈瑜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一3班的沈瑜。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我对“限童令”的看法。

       去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也不得在娱乐访谈、娱乐报道等节目中宣传炒作明星子女。可以说,这个文件对最近泛滥于屏幕的明星子女真人秀节目是一个很好的遏制。

       从《爸爸去哪儿》开始,国内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星二代”在电视屏幕上一夜爆红。他们在名利双收的同时,也面临附带的问题——隐私被曝光,被过度消费,被资本“绑架”等。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对身心都还不成熟的儿童造成伤害。

       为什么会出现类似节目的热潮呢?我觉得,一是节目中的儿童形象成为了带有观众情感印记的寄托符号,明星子女的生活状况,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于是追捧现象严重。其二,成名要趁早的想法影响了一些“星二代”的父母。其三,名利之心的驱使。“星二代”的霸屏让“星爸星妈们”看到了自己“凭子贵”的可能。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某个不太显眼的星,因会带孩子、会做饭的形象深入人心,身价在两个月内飙升近百倍。有的“星二代”与父母一同现身节目时,其光芒超过父母,出场费也令人咋舌。观众的热捧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使得原本注重对自己子女隐私保护的明星们顾不得那么多了。

       但随着曝光度增加,“星二代”逐渐成为公众“围观”的对象。名利真的是把双刃剑,过早让子女进入公众视线,虽然获得了名利,但儿童很多并无深意的言行和隐私被曝光,遭受了非议。例如,有的孩子就被指“太成熟、心机重”,有的被指“霸道、蛮横”……这些贴标签式的评价,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乃至身心健康。毫无疑问,这对孩子的成长是负面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限童令”出台得恰到好处,是该煞一煞这股风了。其实,“限童令”并非要限制“星二代”未来的发展,也并非要取消孩子成长的平台,而是为了确保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的价值引导。
   
       我的讲话结束,谢谢大家。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