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文化交流活动感受
11月4日由香港东西汇基金主办、中华历时文华动力机构协办的“文化长河-广州交流团”来到中山大学进行参观。作为中学生组别的交流生,我们高一年级共计25名同学参与了当天下午的活动,活动行程:岭南堂的讲座,参观中大南校区,晚餐交流。
下午三点开始专题讲座,题目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之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由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洲研究中心的张光南教授主讲。内容关于粤港澳的发展问题,张教授由看图识国引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讲座全程,香港学生认真记录及思考,提问环节他们提出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我们暗暗惊叹之余又多了一些新视界。
讲座结束后,我们去参观中大图书馆、陈寅恪故居和永芳堂
我们先进去了中大图书馆西式风格的藏书室,可以说是我去过最高规格的图书馆,没有之一。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因为这一个房间据说平时都是不开放的,这一次的参观机会十分珍贵。
接着我们前往陈寅恪故居,这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也是语文老师跟我们介绍过的一位人物,感觉分外亲切。
晚上,以自助餐的方式开始了我们的交流。主办方要求中附学生与香港学生混着一起坐。刚开始大家比较拘谨,都还是原来的圈子活动,中附学生如此、香港学生亦是如此。也许缺少共同的话题,也许只是缺了一个切入点。
餐后,我们那桌有位香港学生率先挑起话题,但是没多久又陷入讲不下去的尴尬。每次这样,我大脑都在搜索有啥话题好聊,可每次都是抛出去后对面接过来又陷入了没话题局面。此时,我提出大家互加微信合照留念,这才把此处活动推向高潮,大家都不亦乐乎。
参加这次活动的香港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高中生。其中有一些学生,是家人在广州而自己在香港读书。活动结束后,香港学生觉得我们中附的学生很腼腆,但是很真诚!

讲座结束后大家去参观了中大图书馆、陈寅恪故居和永芳堂。

接着我们前往陈寅恪故居,这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也是语文老师跟我们介绍过的一位人物,感觉分外亲切。

陈寅恪先生的故居跟现在我们家中的格局分布大有不同,每一个地方是分开的。

这是他的房间,从那扇门走出去,就是他教书的一个小学堂


这分别是他房子一楼和二楼的会客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