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学制和考试的看法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一6班的雷扬。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关于学制和考试。
2016年的全国两会于3月3日至16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合称。“两会”上,各个代表都要提交关于国家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提案,这些提案一旦形成决议或者法规,就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直接影响。
今年的“两会”上,作家莫言提出了一个有关教育改革的提案。它的主要内容有:将中小学12年学制改成10年;取消小升初、初升高考试,10年一贯制直通车,每个学年只举行两次期末考试。他认为,现有的基础教育时间过长,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大部学生厌学,同时催生了补课、择班、择校等社会问题。
作为一个在校中学生,我稍稍思考了一下,不太同意他的观点。
首先,关于基础教育年限问题。许多人认为,中国学生在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共12年里,学到了许多没用的东西,如果剔除这些没用的东西,学制就可以缩短了。我觉得,尽管人类不断有知识过时,但更多新知识也不断出现。再说,哪些知识有用,哪些没用?不能完全功利的看待。一个人知识面宽,没什么不好,也可以为大学的学习打下更好基础。另一方面,缩短学制会让我们提前进入大学。大学需要学生具有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学能力。提前两年,也就是在十七岁左右进入大学,许多学生的自控能力也许还不够,可能难以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
第二,关于考试。在教育资源不足和分配不平均的现实情况下,取消升学考试肯定行不通。至于其他考试,我当然不希望太多,但考试太少对我们未必是好事情。毫无疑问,考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学期才一次考试过于稀少,我们会有所懈怠。至于,考试的次数多少为宜,这个问题应该可以讨论。还有,因不同学科的特点和不同老师的要求,考试的次数也许不同。阶段性的考试可以检测我们的学习情况,对考试的分析总结会指导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所以我不赞成一刀切的实行一个学期一次考试。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