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魔方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初一2班的王澜。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我们身边的“魔方热”。
最近电视热播的节目《最强大脑》中有一位魔方达人,堪称奇才,他叫贾立平,是水下盲拧魔方的纪录创造者。因为他,我们很多人开始玩魔方。
以我们班为例。“今天,你玩魔方了吗?”已成同学们打招呼的口头禅。据我了解,我们2班至少有百分之八十的同学卷入了魔方漩涡,很多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下课就聚在一起举行激烈的魔方比赛。他们手指灵巧地转动魔方,嘴里念叨着复原魔方的公式,不出几十秒就迅捷地复原了一个六面魔方。
渐渐的,同学们的兴趣已不仅仅停留在“小儿科”的三阶魔方上了,他们开始玩四阶、五阶甚至更高的、斜转的、十二面的、苹果型的、三角锥体的,甚至更多奇特的不规则魔方。于是,玩魔方成为潮流的表现。在面对个别连一面都不会复原的同学时,高手们常常会惊叹道:“这都不会,你落伍了吧?”
魔方,也称鲁比克方块,当初鲁比克教授发明魔方,仅仅是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但是在他手持魔方随意转动时,他忽然发现,如何把混乱的色块复原竟是个有趣且困难的问题。他认定魔方必不仅仅拘泥于教学工具,于是他就托人大量生产这种玩具。如他所料,魔方发明不久后就风靡世界,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组成的玩意实在是奥妙无穷。
魔方真的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玩魔方不仅能锻炼人的手脑并用能力,增强人的记忆力,还能丰富人的空间想象力。通过思考与实践能够有所收获,这便是魔方的本质所在。
不过,为了快速复原魔方,人们也总结出了一些公式。公式会引导你快速达到目的。但也正因为有公式可循,人们的思维也会被紧紧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套路里,这样,思考就少了,创新玩法也少了。真正的高手是少用公式,多探索复原魔方的方法。
最后,我也要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玩魔方容易使人上瘾,有同学课间意犹未尽时,在课堂上也偷偷摸摸地玩,这就不好了。首先,这违反校纪校规、班纪班规。同时,错过了老师的讲课,也是学习上的重大损失。课堂认真听老师讲课非常重要,魔方可以课间玩。还有,就是总体看来,要处理好学科学习和玩魔方的关系。不过,我觉得为了顺应和引导大家玩魔方的热情,班级、年级可以组织一次魔方比赛或是经验交流,这肯定很有趣。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