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对中国的意义
4月的博鳌,椰风暖人,海阔天高。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7日上午在海南省博鳌开幕。
追溯历史,博鳌亚洲论坛或称为亚洲论坛、亚洲博鳌论坛,由25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发起,于2001年2月下旬在海南省的博鳌镇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成立。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海南博鳌为论坛总部的永久所在地。
那么,今年的博鳌论坛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到底将有怎样的意义?下面我将主要根据习近平主席的主旨讲话、从两个方面来为大家做一个粗浅的解读,愿它能引起我们附中师生的更多关注。
一、博鳌论坛对中国改革创新、经济发展的意义——
首先,博鳌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的国际组织。这样一种性质,就决定了参与论坛的国家、企业、个人之间平等互惠、合作共赢的关系,而不牵涉意识形态冲突等政治问题。在这个基础上,与会者们就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关于经济方面问题的磋商。论坛中得出来的见解和建议,也必然会成为世界各国往后经济发展的指路明灯和宝贵经验。中国作为东道国,在确定议题上有很大的主动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鳌论坛广集了世界上的权威力量来解决世界经济生活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中国国内,集中体现为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疑惑和困难,加速经济发展。
论坛年会的主题是“责任、革新、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习主席在讲话中阐述了变革创新的重要性,强调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此前的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暴露了发达国家发展模式的弊病,也凸显了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模式的隐忧,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也将借这个机会迈出更为关键的一步。
二、博鳌论坛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义——
(一)力促和平、加强合作,共创美好未来:
二战之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平与合作成为了世界发展的主题。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向着多极化趋势发展。又伴随着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受到重创,世界多极化局势越来越明朗。区域经济合作化、一体化已成必然。欧盟蓬勃发展,亚太经济合作进程不断推进。中国也急需在更多世界性平台上展现自己,博鳌亚洲论坛恰恰为中国提供了这样一个国际舞台。在这里,中国得以表达自己的经济主张和展现和平友好的形象。而且,博鳌论坛对于中国实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无庸置疑是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并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某些国家如美国、日本,却一再宣扬“中国威胁论”,这对中国一贯保持的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而如今中国活跃于博鳌亚洲论坛,致力于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这正好是对“中国威胁论”作出了有力的回击,证明中国主张的发展是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从而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开放包容,让和平的空气和阳光洒满人间:
习主席就当前亚洲和世界的发展形势作出科学判断和精辟论述,对实现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刻分析,阐明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理念。讲话的关键词——勇于变革创新、同心维护和平、着力推进合作、坚持开放包容,折射出中国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维护和平稳定、推动合作共赢,共创亚洲和世界美好未来的坚定决心。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习主席的讲话妙语连珠而又平实易懂,让人如沐春风。这表明了中国将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坚持劝和促谈,为通过对话谈判处理有关问题作出不懈努力,并呼吁各国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的态度,也展示出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概括而言,中国将继续在国际舞台扮演‘和平之锚’的角色,致力于让和平的空气和阳光洒满人间。
总之,博鳌亚洲论坛为中国提供了一段台阶和一个舞台,而我也相信中国也将在世界舞台上表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