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点亮心中的灯
2017年12月12日,初一年级去全体学生在讲学厅聆听了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的何艳玲教授的讲座---思考点亮心中的明灯。
何教授以她的童年往事开头,又摘取中山大学的校训:“审问,慎思,明辨”引出讲座的主题—思考。何教授抛出第一个问题: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何教授小时候思考过的一个问题,这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通过生动的事例,她告诉我们:不同类的东西不能比较。实现目标,我们需要大量的阅读以及不断地思考,反思。而反思又恰好体现在小行动,小习惯中。同学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何教授生动、形象的讲解。
何教授说生活中的问题基本上分为三类:简单问题,复杂问题和系统问题。她告诉同学们:要将问题类型化,并掌握回答问题的方法:单一问题,掌握方法,自己努力;而复杂问题就需要考虑他人。她认为最需要费心思考的是系统问题。系统问题的回答,需要储备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思考,才能给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
我好看吗?这是何教授举的一个例子。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简单问题,那么回答大概是这样的:孩子,在我眼里你最好看。这大概是许多父母都对孩子说的话。何教授几句话就把同学们都逗笑了,气氛变得轻松了起来。
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复杂问题,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到,如果对方长得不那么标致,好看,可以为了不伤害朋友不说真话吗?现场有许多同学都皱起了眉头,似乎有些不知所措。何教授告诉我们,回答复杂问题,最重要是了解他人。这取决于对朋友喜欢的方式的了解。
在我们身边,许多人的困惑就是起外号这件事了。何教授认为,你所认为的无关紧要,或许就是别人的最重要。因此,在做事时,对不同的人,我们要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产生了分歧,或许是因为我们很少将自己放在他人的处境中着想。
在回答系统问题时,人要考虑很多问题,所以,我们不能简单下判定。在下判定时,我们要细心,细致,产生分歧通常是因为价值观不同。到底什么是系统思考?何教授又抛出一个问题。紧接着,她详细地给同学们解释了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白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尽量不用判断句,多用陈述句;最后,我们应该尽量不用“是…否…”,使用“这取决于…”,这意味着答案的无限可能。在系统问题前,向人妥协,其实与努力证明自己一样重要。
讲座到了高潮的时候,也是尾声的时候。何教授用几句话总结了讲座。“除了思考,人类几乎没有什么东西是属于自己的。”这是西蒙娜.韦伊的观点;“思考,决定命运。”这是何教授所认为的思考。思考多了,就会变成思想。思想有了,就会在心中点亮一盏自己的灯。
最后,何教授展示一首小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来结束讲座。
通过这场有趣而又令人受益匪浅的讲座,同学们明白了思想的重要性。或许,那盏灯,会照亮你前行的路,让你在未来不再迷茫。这是一盏神奇的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