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庆阳跳楼事件引发的思考

作者:初三5 罗燊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三5班的罗燊。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由庆阳跳楼事件引发的思考。

6月20日,在甘肃庆阳,一名十九岁的女生在经将近四个小时的劝说后仍跳楼自杀。其自杀原因在这里不详述,但是在劝说过程中,楼下的观众不但不进行劝解,反而大肆嘲讽、谩骂、怂恿其跳楼。“怎么还不跳,跳完了我要去接娃娃”、“要跳就跳,等了好久了”等牢骚抱怨此起彼伏。多亏这些看客,我仿佛回到了中考之后已经被我渐渐遗忘的课文中。

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提到,他做出决定弃医从文,是因为他看到了电影里中国人狼狈为奸龌龊的形象,回国又看到了日本人枪决中国汉奸,而周围一群中国百姓“醉酒似的喝彩”令他“呜呼,无法可想”。他意识到,学医只能医好国人的身体,而不能医好国人的思想。当时,人们百无聊赖,似乎等待着谁救赎。

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一直在探索发展强国之路。新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科技、经济已经可以算得上飞速发展了。但是,有些人的思想似乎并没有随着经济发达而先进,繁华的背后依然是人心的冷漠,这种“看客心理”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依然是国人改不掉的劣根。当女孩坐在楼顶上,他们开玩笑、自拍、直播,仿佛这只是一个无关痛痒的玩笑,轻巧的儿戏。当女孩一跃而下时,迎接她的只是冰冷的大地与起哄的声音。更为讽刺的是,部分网友一方面是怂恿女孩跳楼,而女孩落地后又转而攻击消防队没有铺设气垫,这种翻脸的速度令我震惊。而事后庆阳警方“拘留两名起哄者”的行为令我好笑又无奈。拘留没有任何意义,他们出来之后依然是活蹦乱跳的,可是他们已经间接导致了一个生命的死亡。

如果女孩决心坚定要结束生命,不应该是僵持四个小时之久的。她肯定想过、犹豫过要下来,可是那些“赶快跳,跳了你就能上热搜了”“不能下来,浪费了我好多流量”的恶意起哄最终把她推向深渊。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居然变形为“热搜”和“流量”,这是怎样的怪现状。这些行径,或许要比鲁迅笔下的丑陋的、袖手旁观的国人更加可怕一些。当时的国人是无知,所以愚昧。如今的国人,肯定不是无知的,所以他们在面对一个生命的消逝时摆出的态度就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我希望当下一次,我们在面对一个生命处于绝境时,就算你不一定能给予什么帮助,但起码要给予尊重。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由庆阳跳楼事件引发的思考
由庆阳跳楼事件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