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 ——初二年级学生聆听“汤显祖与岭南文化”讲座
3月7日下午,我们初二年级同学在阶梯教室聆听了关于“汤显祖与岭南文化”的讲座。讲座者为中山大学中文系的文学博士周松芳,他讲座的题目是《岭南才子柳梦梅》 。周博士对汤显祖与岭南的关系有独到的研究,发表出版多篇专论专著。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句词出自妇孺皆知的中国戏曲巨著《牡丹亭》的题记。有句话道:《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而这部名扬古今中外,被誉为戏剧明珠的作品的作者正是讲题的主角---汤显祖。
去年是允文允武的汤显祖逝世400周年,他和英国的莎士比亚,还有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同一年去世,他们被联合国高规格纪念,回看汤显祖的一生,他与岭南有深深的不解之缘。
“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随着博士抑扬顿挫的声音,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纷乱的时代。汤显祖并非生于岭南,却情寄岭南。他在岭南留下了许多佳篇,从《小金山次苏长公韵》到《徐闻留别贵生书院》,表达了他对岭南的款款深情。
他爱岭南的山水,爱岭南的万物。其中他对罗浮山更是浮想联翩。“洞中隐风雨…….”闭目遐想,我们依旧可见这位大家流连山水时的如痴如醉。
网络时代,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已显生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我们也开始回首展望曾经的经典,开始深入了解文化内蕴,渐渐地同学们不禁对这个平时看似遥远的话题产生了兴趣。
讲座最后提问环节时,同学们踊跃提问,大家提出了这的问题——既然汤显祖时代的广州那么好,为什么他到岭南做官是被贬呢?汤显祖在遂昌做县令时特赦囚犯,他怎么能保证罪犯出来不再惹事?你前面大段讲岭南的风物,这和汤显祖的《牡丹亭》有什么关系?把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汤显祖与王守仁的心学有什么联系?这些问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周博士仅是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经典与历史的大门,而更多的文化作品的赏析,需待我们自己在探索中发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