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性别,平等人格

作者:初一7 郭栩

老师们、同学们,早上好!

我是初一7班的郭栩。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不同性别,平等人格。

一次周六的拓展课上,外教老师与我们展开了一场题为“男生和女生哪个更好”的辩论会,当时就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论据:在同一岗位中男性的薪水普遍要比女性高。这样的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查找资料后发现,在美国,同一岗位女性平均收入为男性的80.5%,平均工资差别19.5%。有人会说,女性的能力比男性低,工资自然就低了。在我看来,如今社会上各行各业都出现女精英,当中很多人的能力都不低于男性,却依然拿着低于男性的薪水,这并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社会上对女性的偏见,是一种性别歧视。这种性别歧视在就业时就常有发生。如果一名女性与一名能力相当的男性同时竞争一个岗位,最后被雇用的往往是男性,因为男性不会有女性生育产假等事情。在这种情况之下,女性无法与男性公平竞争。

不仅如此,性别歧视还在家庭、学业等许多方面困扰着女性。一直以来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让女性遭受很多不公平的待遇。如最近很火的一部电视剧《都挺好》,女主角苏明玉就因为母亲重男轻女的思想,为了让哥哥出国留学,而被剥夺了上清华大学的机会。有这样一个情景:苏明玉与家人吃早餐,母亲给了哥哥一瓶牛奶,她等到的却是一杯白开水。当她向母亲要牛奶时,却遭到了责骂。家庭对女性的不平等,已经渗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重男轻女的思想让许多女性失去了很多发挥的空间。也许有人说这是女性本身的性格决定的,但实际上这是性别歧视的后果。

男女不平等自古以来就有,古代甚至更甚。比如中国古代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妇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整个社会基本由男性主导。虽然时代发展了,但很多旧观念还在且有表现。

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法治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当今的中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女性权益,比如就业权等。如果女性在求职中受到歧视,用人单位可能要承担相关的责任。

在更多女性受到良好的教育的时代,越来越多女性的自我意识被激发,越来越多的女性去争取自己的权益。她们中很多人做出了改变,活出了自己的人生,向世界展示了女性的能力,改变了世界对女性的看法。但仅仅是一部分人是不够的,每位女性都应该增强自信,发掘自身的潜能,把握机遇,活出自己的人生。

男人女人,虽然性别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彼此的权益都应该得到尊重。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