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纯粹的享受艺术,体会作者心境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二4班的赖锐宏。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请纯粹地享受艺术,体会作者心境。
任何一个创作者,都很在乎听众对于自己作品的看法和评论,我也不例外。我对每一条认真听过后的感受,哪怕只是一句加油都格外珍视。对于听众的小建议,我都会一一回复并虚心采纳。但也有一些评论会让我们感到心寒。例如:这歌怎么那么像一首歌,是不是抄袭了,中国的音乐就喜欢抄……虽然我暂时还没有遇到过,但我的朋友经常遭到这样的攻击。
根据行业惯例,歌曲之间存在八小节及以上的相似之处即可被判定为抄袭,但现今并没有任何法律能清晰地给出抄袭的标准,所以我们不可以随意认定某首歌是否抄袭的。在商业化的当今,由于版权市场不断规范,一般不会有创作者为自己挖坑去故意抄袭他人的作品。音乐是千变万化的,正因有了不同元素之间不同方式的融合,音乐世界才显得如此多姿多彩,所以不能单单以旋律或是和弦走向的相似或是相同就认为抄袭。
那为什么现在还会这么多的抄袭官司出现?这里介绍两个事例:近日,某位俄罗斯创作者因其作品疑似被抄袭而起诉某位美国创作者,国内外正因这事争论得火热。其实,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俄、美两个创作者的作品都由同一家唱片公司发行。可见,这个诉讼主要是商业炒作,因为炒作会给公司带来广告及经济效益。创作者本人并没有想去打官司。另一个例子:前段时间,国内某明星公然抄袭甚至是直接照搬国外制作人的作品,但出乎意料的是,后者仅仅是转发了推特并谴责一下就不当回事了。虽然我非常不认同前者的做法,但这次事件后我对后者更加敬佩,并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艺术家是不会在意自己的作品被重复的。
同样的旋律的不同作品我已经听到过无数次了,但每次这些作品给我的感觉都不一样,这就充分表现了音乐的无穷无尽和美妙。当然,如果要我用同样的旋律做出同样的作品,即使系统得听起来像完全一样,但你总会感觉缺了点什么,这个其实就是作者创作时的心境。艺术作品并不是以某个元素为单位的,而是建立在作者不同的心境上。所以,请不要轻易以自己的看法去评定某一个作品为抄袭。
一般来说,创作者们想要的并不只是人气,而是更多的被听众认可。他们希望听众能够纯粹地去感受作品的用意,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若真的想帮助创作者,应趁他们起步的时候多些关注,多些鼓励,因为看到一棵树从小苗到长成大树的感觉让人愉悦。那些关注了我几年的粉丝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他们确实很想看到我成功的那一天,正是他们的支持让我坚持到了现在。因此现在我也开始关注一些‘树苗’,因为我也想给他们一些鼓励。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题外话:学业重要,兴趣也很重要。如果你也有想做的事情,请不要犹豫,现在就去做。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