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冬令营带给我的收获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新年好!
我是高三3班的陈智宇。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中山大学冬令营带给我的收获。
2019年1月12到13日,我参加了为期两天的中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冬令营活动。我被分配进在J组,与全国各地的高三学生一起聆听专家讲座。从纳米材料到聚合物多孔材料,再到3D打印技术,教授们风趣生动的讲解为我扩宽了这一领域的视野。短短一个下午的时间,我认识到了材料化学的前景、优势与不足,也被其独特魅力深深吸引。
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材料是极其重要的。讲座中,教授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一种材料的应用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我们正处于纳米时代的开端,其发展潜力之大难以想象。新时代的大门就在眼前,现在需要的是寻找能够开启大门的钥匙,那就是量产问题。若不能批量制造,再好的新材料,其应用也只能成为纸上谈兵。
此次冬令营让我意识到,我现在所掌握的知识不过冰山一角。上了高中之后,我接触并学习了许多有关化学的新知识,这让我认为能够运用到生活之中的化学也到此为止了。可是,专家的讲座带领我看到了我所不曾了解的化学色彩斑斓和永不止境的一面,即便是顶尖的科学家们也有其尚未攻克的领域,比如,现已广泛利用的聚合物多孔材料。从建筑隔热层到战机上的隐形涂层,聚合物多孔材料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可是,它也有难以忽视的缺点。首先是降解难的问题。它的应用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其次,有的材料有较大的生物毒性,这些局限性正是急需突破的地方。
除了学科知识方面拓宽了我的视野,冬令营还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参加冬令营之前,我认为自己还不错,成绩也可以,对于自己的优势学科——化学,更是颇有信心。可是,此次的冬令营使我的短板暴露无遗。在与省外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比我优秀的大有人在。
比如与我同一组中有来自浙江省慈溪中学的一名男生,他因化学只考了98分而叹气时,我只能在一旁苦笑。在我每次考试只是感慨发挥平平,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他们就已经在想着如何争取拿满分了。况且江浙一带的试题知识覆盖面大,难度本来就高。相比之下我便自叹不如了。冬令营期间与他们的交流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也让我真正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含义。你强,永远有人比你更强,自我的提升是永无止境的。
学习亦是如此。距离高考还有110天。今年9月,我们将步入大学校园。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学习的尽头,相反,它是真正的开始。在这里,祝所有高三同学都能够考上心仪的大学,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更进一步!百日冲刺,无悔青春!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