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杀虫剂成为杀生剂

作者:初二2班 胡凯迪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初二2班的胡凯迪。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谨防杀虫剂变为杀生剂。


01

 

提到杀虫剂,想必我们都不陌生。这种小瓶装的毒药已被用来进行大规模农业生产,虽然能有效快捷的杀灭害虫,但随之也带来了不少问题。

比如:1959年,美国在加利福尼亚州开始推行一种新的农药——七氯,这种杀虫剂的毒性超过了在这片土地上使用过的一切化学制剂,结果由于药性太强,破坏了作物的根系,导致那一年的粮食大幅减产,虽杀死了一部分害虫,但把另外一些昆虫培养出了抗药性。那次喷洒一直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直到今天。

 

市场上卖的很多杀虫剂,明明有着极大的毒性,包装上的图片却很有迷惑性,画面往往是父亲与儿子微笑地向草地喷洒农药,小孩子与狗开心的在草地上打滚,而注明这种杀虫剂有没有致命危险的文字却被缩的小小的,使用者往往发现不了。这些药物的残留物大多数都会在动物、植物以及人体内堆积。

 

根据杰克小屋理论,污染物会顺着食物链上行重复堆积,人类作为食物链顶端的动物,其体内的毒素堆积会比下层消费者和生产者多得多。比如,杀虫剂污染了某个水塘,鱼吃了水里的浮游生物,人吃了鱼,杀虫剂的残留物就会在人类体内堆积,最终有可能对人造成可观的伤害,比如引发癌症肿瘤等疾病。

 

滥用杀虫剂的情况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某天我上网课时,突然看到窗外飘起一阵阵白烟,我立刻就想起楼下的“今天全市打药“的告示,迅速把自家所有门窗都关上了,但我爸还说:“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打个药,杀点蚊子而已,对你也没有影响。”如果不是我在家,恐怕那个白雾要进我们家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个药物有危险吗?我不确定,但我知道谨慎总比冒失好。就像我开头说的那个案例一样,杀虫剂会摧毁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结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这种破坏难以察觉却不可逆。

 

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有了很多新的手段,我们可使用基因技术使某种害虫绝育。我们有苏云金杆菌,我们手里掌握着先进的甚至会被称为魔法的科技。所以,我希望我们可以在使用这种小瓶的药剂时思考再三,因为里面有可能就装着魔鬼。不要等魔鬼被放出来才后悔。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1
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