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来自于团队合作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二1班的张鸿勋。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效率来自于团队合作。

学农活动结束了,我们经历了从好奇到习惯、从适应到融入的过程。学农基地占地450亩,有几个小山头。虽然它被高速公路、住宅小区和工厂包围,但里面绿树茂盛,田野碧绿,没有都市的紧张与压力、喧闹与嘈杂。在那里有的是健康的生活、劳动的收获、创新的快乐以及合作的成就。我们高二年级在学农基地度过了五天时间,其中有苦,也有甜。五天生活不光让我们学习到了一些从未听过或见过的知识,而且也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能力。
学农各项活动基本上是以小组形式开展,所以,每个小组得先有一位组长。在几位男生 “善意的”喊叫声中,我受宠若惊地接受了组长这一职务。接受任命时心中多少有些无奈,但更多的是对之后学农内容的忐忑不安。毕竟与我一组的大部分组员,在学校时并没有过多的接触,并不清楚他们的处事风格和思想性格,生怕在之后的活动中无法很好胜任组长这一职位,以至于引发组内的不和谐情况等等。但随着活动的一项项进行,我的顾虑也渐渐散去。所有组员都基本接受分配的任务,也没有发生什么矛盾冲突。大家在讨论任务时并非一味地听从我这个组长的安排,而是会及时表达出他们自己的意见。
举收割芝麻劳动为例。尽管前一天我们提前去踩了点,大致了解了我们组负责收割的芝麻地的情况,但在工具选择和分配任务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曾预想过对组员们讲述完芝麻地的大致情况后,所有人一言不发等待组长分配任务的情景,但现实却截然不同。我讲述完后,所有人都或多或少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最终,我们快速形成一套高效的应对方案。之后的其他活动也都不尽相同,没有人会把所有事情都交给组长来处理或者由组长一个人说了算而自己在一旁充当“工具人”。
苏格拉底曾说: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只有组员们具有思考力,而且正确思考,我们组的劳动才高效出色。如果每个人都只会服从命令,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或不发表自己的看法,那我们这个组就会气氛沉闷,而且一盘散沙,也就谈不上效率和收获了。
学农活动给予我的不仅仅是各项知识的学习和生活技能的掌握,更有待人处事的行为习惯和团队合作的协调方法。一个好的团队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领导者,更需要敢于表达想法且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优秀成员。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