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日渐式微的粤语

作者:高二4班吴思颖、阮雯希 发布人:俞惠铭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我是高二4班的吴思颖,我是高二4班的阮雯希。今天我们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拯救日渐式微的粤语。


0

作为地道的广州本地人,俗称为白话的粤语早已根植于我们的灵魂之中。不过在我们最近发起的关于粤语文化的调查中发现,在213位受访对象中,90%的“00后”虽已在广州生活10年了,但他们会讲粤语的比例不足60%,而80后会讲粤语的多达83%,会粤语的人数急剧减少,令人不禁担心粤语的未来。很明显,粤语正在走向衰落。

我们认为粤语日渐衰落最大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加深,大量外地人涌入,内陆人与广东人的往来越来越密切,大家需要使用同一种方言才能比较顺畅地交流。无论是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接触粤语的机会大大减少,学习粤语的成本远远高于普通话,导致外来人不愿意学习粤语。这也使得年轻一代不再拥有原先的粤语氛围,致使粤语式微。

但是,粤语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说,却有非凡的意义。粤语中的文辞语汇、俚语典故、一字一句流露出岭南人独有的风韵和态度——温婉而又坚强。英语和普通话,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而粤语却可以让我们不会忘记从哪里出发。

从历史上看,粤语源自中原雅言,因为岭南地处中国南部边陲,与中原有大山阻隔,时至今日仍能较好地保留了唐宋时期古汉语的发音与用法。用包含九声六调的粤语朗诵唐诗宋词,能使人领略到汉语的古韵韵味,还能提升大家对古诗词的兴趣。另外,粤语与其他语言文化的交融发展,使得粤语表述更加简洁。例如著名足球球星David Beckham,普通话音译是贝克汉姆,而粤语音译只有两个字——碧咸。粤语“碧咸”要比“贝克汉姆”的更接近它的英文读音。

粤语既典雅又通俗,还博大精深。保护粤语刻不容缓。我们认为提高粤语在生活和学习的使用频率是当务之急。比如,微信中的粤语语音输入就是很好的示范。就算发文字,也运用粤语语法,这就扩大了粤语的使用范围。

保护粤语,就要为大家创造讲粤语的机会,培养儿童学粤语的积极性。华师附小每周的粤语日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粤语日为学生营造粤语氛围,让他们触到最具特色的广府文化。

我们需要做出更多有趣的粤语文化产品。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香港娱乐圈很好地传播了粤语文化。四大天王、张国荣、周星驰等巨星,为我们创造出经典的作品,传遍大江南北,然而现在的粤语娱乐圈却在走向衰落。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和方法来重新深入理解粤语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造出更多让人喜闻乐见的、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例如粤语说唱、粤语诗等。另外,当然要与外来文化交融互鉴,使粤语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粤语文化的个性。事实上适当发展粤语,是对主流文化的补充和丰富,也能促使各种文化走向更自由的发展道路,更好地服务于这个多元的社会。

我们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