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名片第一张:春风在前 内驱致远
——2021新年内驱力校园开放日巡礼
乘风而行,吐纳更生。1月3日,我校2021新年内驱力校园开放日举行,众多家长、学生和校友到校参观。因疫情防控需要,开放日实行预约参观,不到一天时间预约人数满员,逾万人在线观看开放日实况。
伴随着校歌悠扬的旋律,全校师生在操场举行升旗仪式,学生主持——升旗——学生讲话——行政总结——学生总结——颁奖,初一3班雷卓伦同学和初三7班徐翔宇同学分别作了《成功的团队合作》、《我的中附岁月,有你们真好》的国旗下讲话,短短20分钟,整个过程庄严肃穆,有条不紊。
上午9点,校园广场开始直播阶梯室“校长讲座”和“专家讲座”。严钦熙校长主讲《招生新政下的学校应对》。2020年,广州小升初首次实行“公、民同招”,超过报名人数的民办学校电脑摇号派位,我校电脑摇号派位比例超过20:1,初一年级390多名学生基本上是通过电脑摇号派位录取。面对新的生源情况,学校秉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他们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一生一案,给予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较弱的同学更多关照,目前初一年级学生总体平稳。我校既乘风而行、顺势而为、适势应变,更坚守教育价值观,教育真诚,姿态谦虚,行为恒定,依然是学生喜欢、家长放心、上级满意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优质学校。广州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实验室主任黄小捷博士主讲《有趣的艺术与了不起的发明》。黄博士向师生和参观者介绍了什么是发明,发明的作用,尤其艺术与科学发明的关系,深入浅出的讲解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领中附学子步入艺术与科学的殿堂。
上午的课堂展示主题为“深融、巧构、实探、真学”,推出高中政治学科罗金星名师工作示范课、“海教杯”部分一等奖获得者展示课、英语、物理学科跨级同课异构课、多学科同级同课异构课、德语和生物、化学生物和生涯规划、政治和历史、体育和音乐跨科同构课、各学科推荐课等,充分体现中附深度五育融合,巧构活动设计,实在合作探究,真实学习生成的课堂生态。
为方便不能现场参观的家长和学生,本次开放日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唐思琪老师的初一英语拓展阅读课《Qomolangma Suffers》,罗浩老师的高一数学推荐课课《三角函数中ω范围的确定》,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龚志民特级教师的高一语文课《方山子传》,吉可心和朱术超老师的初二德语和生物跨科同构课《跨学科项目式环保实践:生态足迹》,皇兵和林佳老师的化学、生物和生涯规划跨科同构课《“84”消毒液的制备及其杀菌消毒原理》,五堂精彩的推荐课在录播室直播,在线观看近万人,使校园开放活动突破了地域限制,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多维度展示我校课堂教学成果。
14点20分,初中“博济”特色课程和高一导师制课程隆重登场。初中特色课程包括外语类、数理类等课程,旨在扩展视野,提升素养;高一导师制课程分为“兴趣特长”“学业提升”“学术发展”“精神引领”“生涯规划”五类,旨在促进我校高一学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助力他们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两大类课程均采用选课走班制,在博学楼、慎思楼、审问楼、笃行楼各场室井然有序地开展,有的课堂热烈讨论,有的课堂沉静钻研,有的课堂动手操作,有的课堂安静欣赏,师生共同成为课程建设者,在多元化的课程实施中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15点20分至17点,校园广场举行了第十二届科技节闭幕式暨新年开放日展演。科技节是我校传统特色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第十二届科技节以“健康,科创,行动,跨越”为主题,分六大篇章开展了36个科技项目活动,共有4528人次参加个人竞赛活动。闭幕式由绚丽的主舞台和由气象站、微生物发酵、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学生带来的颜色的还原和应用科普小实验等16个科技互动展位及化学社、昆虫社等36个学生社团两个部分组成。校管弦团、舞社《X》(eks)、创意化学表演、环保时装秀等舞台节目精彩纷呈,52个展位星罗棋布,令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朝”“西”相伴庆元旦、汉字听写大赛、数学多面体制作、数学头脑风暴、英语传声筒、TNS戏剧表演、模拟法庭、心晴投影、生涯大闯关等学科特色活动也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校园活动盛宴,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慢步在校园风雨长廊,可以了解我校突出的科技特色教育和学科组建设成果,良好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让我校师生在各项比赛中大放异彩。进入讲学厅,“教育教学成果展”丰富的展品更让人眼前一亮,德育、教学教研和各学科活动成果依次排列四周,18个校本小课题研究成果张贴于左右墙壁,科组教师风采在主席台投影精彩亮相,还有众多优秀校友正耐心解答着参观者的问题,与厅中央美丽的鲜花、绿植布景,共同构成一幅美丽和谐的教育生态图画。
春耘秋收是我们永恒的任务,我们欠身潜心,心擎明灯,自觉躬行,努力营造禾苗成长的适宜沃土——真实,细致,开放,谦逊,我们与您坦诚相对。
大地展台上,我们捧出春天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