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用来撕的吗?

作者:严钦熙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

       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书是用来撕的吗?

       大家可能注意到,最近几年,每到毕业季,就有一些学校的毕业生把书撕掉,在校园里抛撒,其中主要是高中生。他们为何撕书?据说是,一为了庆祝毕业。二为了排解长期紧张备考而沉积下来的负面情绪。于是,校园里被撕碎的书纸如雪花一样乱飞,伴随着吼叫声,整个校园一扫往日宁静的秩序,狼藉一片。

       终于毕业了,值得庆祝。但庆祝的方式多着呢,为何要撕书?来一场球类比赛,开一台晚会,做一次毕业旅行,享用一顿饕餮大餐,做一次公益慈善活动等等都是很好的方式。

       我理解,比较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备考,确实使人身心疲惫,心情压抑憋屈,这需要排解。但排解的方式也有多种,肯定不是撕书。可以到不影响别人的地方大吼几声,可以唱几曲自己喜爱的歌,可以去运动场流一身汗,可以找同学掰腕角力,也可以静心的提醒、暗示自己:应该淡定。我们的情绪都靠自己控制。你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反应。

       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撕的。撕书,毁书,烧书,甚至坑儒,那是秦朝的皇帝干的事,是对文化、文明的亵渎和戕害。

       我承认,备考所用的书本资料中,充满了只是用来应付考试的当下知识和无数次重复过的练习题,考试过后,也许你再也不会理它们。但你必须承认,这些书、纸是承载了知识的,不过由于重复训练而让你产生了厌烦。书本无论如何是文化和文明的象征。中国古代传统里有敬惜字纸一说,意思是每一片写上了文字的纸片都应该受到尊重。在知识浩如烟海的时代,在互联网和过度消费时代,我们不必这样拘泥了,但撕书仍然是对知识和文化的轻慢。读了书的人本来应该是斯文人,但一撕书,就斯文扫地了。
 
       最近,四川南充的一位女高中生写给学校清洁工阿姨的一封信,就受到大量点赞。她说:“同学们压抑很久的情绪通过撕书来宣泄,这样的方式确实给你们带来了许多麻烦,还请你多一份谅解和包容。”她向为同学们服务过的叔叔阿姨说对不起和谢谢。从她的话,至少可以看出两点:一撕书给清洁工带来额外的负担,给别人添了麻烦。二这个同学有不忍之心,有愧疚之心。这种不忍和愧疚之心就是一个人素养的表现。

       此外,撕书、乱扔和吼叫这些行为,与校园的氛围不协调,也违反校纪校规。2015年,武汉一所高中的7名同学因从楼上扔下撕碎的书纸被学校以“扰乱正常教学秩序”为由勒令退学。我倒觉得那个学校处分学生太重。很可能是学校平时的校园氛围不和谐,学生和学校之间有矛盾冲突积压,学生借撕书来反抗,而学校又觉得正好有了由头,于是强硬回应,互相怒怼。这不是好的校园氛围。

       至于毕业后,用过的书本资料怎么处理?我至少想到这样几点:觉得还有用的,自己留下来。不能用了的,也可以选取一点留做纪念以便日后回忆。也可以留给学弟学妹或者朋友。还可以整理好捐出来做公益慈善。真正用不着了的复习资料、练习题等,可以交给清洁工,他们会收集起来,卖给回收站。废物利用,这是环保的实际行动。

       我很欣慰的是:我们中附一直以来都没有过撕书的现象。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大家。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