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首届校内模联大会新闻发布会活动圆满结束

作者:初一(8)班 林漪翔

        7月7日,我校首届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成功举办,共15名“代表”参加了活动,通过抽签,他们分别“代表”了沙特、瑞士联邦、阿联酋等国家。会议期间,“各国代表”踊跃发言,会场氛围良好,取得了良好效果。第二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各位记者对“参会代表”进行了采访提问,就其会场表现、国家立场、学习体会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自“美联社”的记者林漪翔向“沙特阿拉伯的代表”王一博提出问题:您是决议草案的起草国之一,为什么却又在此决议草案的表决中选择了弃权?对此,沙特代表王一博表示,他认为此份决议草案的完整度并不够,观点也不够清晰。记者接着问:您在立场文件中提到,将会用发展旅游业的方法来摆脱本国对不可再生资源在经济上的依赖。但您国地处中东,环境恶劣,沙漠偏多,要如何吸引游客呢?对此, “沙特代表”表示,沙漠本身就是一种吸引游客的手段。

        “新华社”记者王少逸向“澳大利亚代表”岑安欣提出问题:澳大利亚作为煤炭大国,将如何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同时充分利用不可再生能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对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很大,所以您国有没有考虑过与中国合作呢?“澳大利亚代表”表示,在目前看来,澳大利亚的确会让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一起发展。因为目前为止,煤炭发电仍然占据澳大利亚市场的大部分。但是从长计议,澳大利亚将逐步转型为可再生资源国家,并且逐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澳大利亚为促进燃煤发电的有序逐步减少,提出了“燃煤发电逐步减少机制”(CPM),利用保障机制制定2026年、2028年和2030年以后的部门排放目标。CPM将通过指定排放目标,逐步减少燃煤发电,到2030年将减少这现有排放量的一半。同时澳大利亚非常愿意与中国进行合作。中澳双方在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以及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合作空间广阔,另外中方在2017年以后表示愿意与澳方密切协作,进一步提升双边能源合作水平。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双边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希望通过双边能源合作,促进中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目标。同时澳大利亚也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合作,共同面对挑战,实现共赢,为双边关系注入新内容和活力。

        来自“法新社”的记者沈妍槿向“印度尼西亚代表”林宣墨提问道:您国化石能源储量占国有资源较大部分,在转型过程中,印度尼西亚打算如何处置化石能源?对此,印尼代表林宣墨表示,印度尼西亚的确仍然严重依赖石油,但印尼将采取双方平衡发展的方式进行转型,并通过合理控制石油的使用和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法新社”的记者还向“瑞士代表”郑卓阅提出问题:您国作为决议草案起草国之一,打算如何处理草案中提到的“如何平衡可再生能源基地建造与环境间的关系”这一问题?“瑞士代表”表示,一切都要以环境为重,可以通过制定法律和完善法律等方式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并希望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多多举办!

| 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获奖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