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发现中大,丰盈自己
炽热的夏阳将我们带入六月、作为“园中园,校中校”的我校,“六一”的年级活动——“发现中大”自然在钟灵毓秀的大学校园展开。
老师一声令下,同学们飞奔出校园,或骑单车或走路奔赴目的地,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心里都充斥着激动和喜悦,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齐心协力地寻找十五个建筑并合影。
金黄色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树影,樟树的枝丫伸向怀士堂。1921年4月5日植树节,陈炯明在岭南大学怀士堂前种下此树,我们抬眼望见盘虬卧龙般的枝干,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我们氤氲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想起孙中山先生在此发表的演讲,“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俯仰之间,一门一窗,一阶一柱,都带有独特的古风古韵,沉思片刻,我们马不停蹄地前往下一个建筑。








骑行在中山大学的林荫小道,仿佛置身于绿色编织的梦里。草坪、阳光、微风和无数个蓝白校服的背影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卷。惺亭的宝蓝色亭顶犹如一顶帽子戴在这绿树丛间,这亭子不大,没有雍容的华丽,只有深深的宁静。我们整齐排列在亭前,照相机将我们的笑容定格成美好的瞬间。
紧接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几列金色大字映入眼帘,这正是中山大学校训,也是我校校训,硕大的校徽在校训下方,搭配上深紫、嫩绿的植被和红砖绿瓦,有一种和谐的、令人舒适的美感。校训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的,原文则出自儒家经典《中庸》。我们细细读着,心中有股亲切感油然而生。古语精妙,是学校对我们的深沉期许,也是我们治学处事的箴言。









时间紧迫,我们加快速度飞驰着,道路上不时出现年级的老师为我们“保驾护航”,让我们安心不少。来不及用相机拍照,眼睛便是我们最好的照相机,眨下眼睛,按下快门:橘白花纹的小猫轻盈地跃上台阶,不知名的紫红色小花星星点点地点缀在绿毯般的草地,衔着虫子的喜鹊有条不紊地用爪子梳理黑白相间的羽毛,池塘里已经衰败却有种别样凄美的残荷。深沉的枣红,古老的墨绿,听着风吟,闻着芳香,品着古韵,身体虽然有些许疲惫,心儿却充沛着轻松与欢愉。我们又与哲生堂、十友堂、乙丑进士牌坊等标志性建筑物合影,我们阅读着活动手册上的建筑介绍,品味着跨越百年的文化,抚摸着岁月留下的痕迹。
一路上,经历了炎炎夏日的烘烤,晶莹的汗珠挂于额间和发梢,嘴角依然挂着灿烂的微笑。世界上从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用明亮的双眼,捕捉民国建筑的美,体会历史沉淀的厚重,欣赏一花一木的美,一颦一笑的美。












回到班级,还有更丰富绚烂的班级活动等待我们去体验。年级所有班主任老师和家委为我们精心准备了形式丰富的庆祝仪式,有以刮刮乐形式的礼物交换、有趣味满满的乒乓球游戏、也有考验同学默契的传话游戏、有温馨的视频竞猜活动、有为云南曲靖联合小学捐赠书籍的特别活动、有为即将高考的学长录制加油视频的满满心意、有为未来的自己写寄语的真情流露。如此种种,不一而足,热烈的氛围中,蛋糕、纸飞机、气球传递着热情与温暖,正如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在同学、家长、老师的关心和陪伴下阔步而行,在自由明媚的校园环境中恣意成长。每张合影中留下的,童年回忆,也是对少年时期的期许与向往。
这个儿童节过得特别又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