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典礼】履践与诗心,实地与跨越

作者:祁军磊级长

亲爱的同学、老师、家长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主题是《履践与诗心,实地与跨越》。

暑期,一部影片掀起了一场“诗词文化热”,它引用了48首古诗,撬动了我们的诗词文化DNA,这部电影就是《长安三万里》。影片让我们领略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与豪迈,“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勉与乐观,“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的家国情报国志。

影片也勾勒了熠熠生辉的群星们追逐理想、实现人生抱负的闪光轨迹。今天,我就从高适的实现理想之路谈谈《长安三万里》带给我们的启示。

心之所向,身之所往,终至所归。影片中,高适与李白都从小习武,高适起初与李白交手略占下风,但高适每天坚持习武蓄力,日复一日潜心修炼,历经坎坷磨难,终从一个口吃木讷的少年成长为安史之乱中身负重任的爱国大将。

高适有阅读障碍,读不了书,就让牧童读给他听,身处苍凉大漠依然坚守信念,坚持作诗,通过努力打破了平庸的资质,最终写出了自己心中的锦绣,留下许多雄壮浑厚的诗篇。这些诗篇,也成为我们这个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滋养。高适从李白的一位小迷弟、仰慕者,终成为与李白、杜甫齐名的“梁园三剑客”。

永不服输的高适厚积薄发,一生中五次华丽逆袭,在点滴积累和磨练中实现人生抱负——文能提笔震诗坛,武能执剑驰沙场。高适用一生证明了努力和坚持的力量。

同学们,无论我们有没有李白一样良好的天赋,都应像高适一样选择日复一日脚踏实地的努力,落实好每一天的生活、学习,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毕业班的同学们,我们还应像高适一样,落入低谷不自怨自艾,行至高处不沾沾自喜,坚信时光不会辜负每个平静努力的人。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