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DeepSeek:功能强大背后的局限与挑战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我是初一2班的崔幼昇。我今天讲话的主题是:DeepSeek:功能强大背后的局限与挑战。
DeepSeek,全称杭州深度求索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17日,使用数据蒸馏技术得到更为精炼、有用的数据。2025年1月下旬,DeepSeek的R1模型发布后一周内刷屏美国各大主流媒体和社交网站。1月27日,DeepSeek应用登顶苹果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APP下载排行榜,超越ChatGPT,然后火爆全球。任何技术都不能尽善尽美,DeepSeek同样存在缺点和不足。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DeepSeek在处理复杂任务时能力有限。它在解决以问题形式提出的要求时游刃有余,但面对文科类型或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特别是在金融、法条、报告等领域的创作和概念理解上,DeepSeek存在明显的错误和口语化表达。据AI双盲实验结果显示,DeepSeek在相应情况下的答题元素准确度下降约70个百分点。此外,在几何逻辑推理和连贯性创作方面,它也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例如,在处理对顶角和同位角等几何概念时,它作图和理解往往出现错误,它认为对顶角是一对四条射线均不相交的图形,这显然不准确。
同时,DeepSeek的语料丰富性和准确性也存在疑虑。根据等效性实验结果,它与其他AI在对部分问题的回答重合度较高。这表明,其知识库可能存在一定的二级模型培养情况,即用其他AI的输出作为训练文本。这种做法可以快速扩充语料库,但也可能导致它无法给出书面正式、有效且符合人类表达的回答。这无疑是一个缺陷。尽管DeepSeek在逻辑推理过程还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难以保证推理的准确性。在非问题式要求的情况下,DeepSeek的回答可能存在冗长、错误或片面的情况。
此外,DeepSeek还面临着稳定性、时效性和安全性的挑战。稳定性问题,如在访问高峰期容易出现服务器繁忙、崩溃等情况。时效性问题,据用户反馈,无论使用何种级别的设备,平均等待时长都在10分钟以上。这严重影响使用体验,还可能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安全性问题,如API渗透、权重投毒以及跨站脚本攻击(XSS)等安全隐患。
还有,社会对DeepSeek存在过誉的情况。有舆论认为它具有多模态处理能力,但根据实际测试,DeepSeek并没有完全融入多模态能力。它既不能生成图片,也不能识别视频,更不能直接将用户想要的内容转述到文档中。这些过誉不仅误导了公众对DeepSeek的认知,也偏离了理性、客观的科学态度。
综上所述,DeepSeek虽然功能强大,但在处理复杂任务、语料丰富性和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希望DeepSeek的开发团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优化。
我的讲话到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