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浩案件给我的一点启示
老师、同学,早上好!
我是初一(10)班的游琪佳。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林森浩案件给我的一点启示。
今年12月1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罪犯林森浩被依法执行死刑。此案曾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发生一起投毒案件,致在校研究生黄洋死亡,经侦查确认投毒者系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二中院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宣判后,林森浩提出上诉,后被驳回,维持原判。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被告人林森浩仅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不满,即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蓄意采取隐蔽的手法,向饮水机内投放剧毒化学品,杀死无辜被害人,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属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
令人感慨的是,发生投毒事件时林森浩已经签约广州最好的医院之一,前途不错。林森浩到底平时怎么样?老师们对他最深刻的印象是学习认真刻苦,成绩拔尖,一直在全校名列前茅。他的学习好在村子里也是出了名的,许多村民都把他当成孩子的榜样,喜欢拿他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说他学习自觉,成绩又好,不用父母操心。他是家里的骄傲!从学校的好学生、邻居的好榜样、家里的好孩子到残忍的杀人犯,这中间极大的反差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其实林森浩实际上并非他外在所表现的那样。他的同学回忆,在本科时,他因跟同学争执,连续发了十几条恐吓短信。实习期间,因为和同事口角,他也在网上大骂,用的都是些令人难以启齿的脏话。他曾在网上用极具攻击性的语言辱骂同学和公共人物。
成绩好到底说明什么问题?成绩好其实就是代表考试分数高,考试分数高说明会学习,说明一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很好的转化成看得见的竞争手段。但是一个人只要考试分数高、竞争能力强就够了吗?显然不是。我们当然要学好技能和技术,但人格修养,道德提升比技术技能要重要得多,至少一样重要。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不是指用一切手段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所有的手段都要在不损坏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即遵纪守法。如何合乎道德,就更好了。
有教养,比有文凭更重要。有人说过:不会做人,不会学习的人是个废品;会做人不会学习的人,是次品;会学习,不会做人的人是危险品。学会做人首先就要学点心理知识,学会管理好情绪,让自己身心和谐。其次,要与人为善,有感激和宽容之心,善于沟通,妥善解决人际纠纷。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