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肩膀 ——成人礼的感想
各位老师、同学,早上好!
我是高三2班的张海龙,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十八岁的肩膀》。
2015年10月17日,对我们来说非比寻常的日子。这一天的大学城,秋天高远,白云悠悠,凉风习习。我们中大附中高三年级的全体同学,在这儿,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成人礼”。
所谓“成人礼”,是古代中国华夏族的成年礼,分冠礼和笄礼。一般来说,男子年满20岁时行冠礼,即加冠,表示其已成人,被族群承认,之后可以娶妻。女子一般则是在满15岁后行笄礼,及笄之后可以嫁人。汉族成人礼同时还提示他们:从此将从家庭中毫无责任的“小屁孩”或“黄毛小丫头”转变为正式跨入社会的成年人,只有承担成人的责任、履践美好的德行,才能成为各种合格的社会角色。通过这种传统的仪式,一个少年可以正视自己肩上的责任,完成角色的转变,宣告长大成人。汉族成年礼这个传统从西周一直延续到明朝,历经数千年;至满清入关后,满清统治者一纸令下,终结了绵延几千年的成人礼,以致后来人只能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成年,这留下许多遗憾!
今天,中国的法律规定,年满18岁即表明成年。各地也会举行一些仪式来给予祝贺。
我们学校今年高三的成人礼就在中山大学东校区的牌坊广场举行。主要内容有:学生宣誓,学校领导和家长深情寄语,同学代表发表感言,学校向同学们赠送《宪法》等礼物,全体学生放飞梦想气球,12公里步行拉练,活动总结和心得交流等。
整个活动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步行拉练。其中一个画面让我尤为深刻:在过马路的时候,前排带队扛旗的几个风度翩翩的男生停了下来,跑到队伍的后面帮助耐力相对较差的女生提东西,也接过女生递来的纸巾,拭去额头的汗珠。他们彼此加油打气,待整理好队伍后再一同过马路。他们并不伟岸的身躯、甚至还有些单薄的肩膀,扛起的便是一个集体应有的团队协作精神!说实话,过去,这样的场景并不常见。
对于我们来说,十八岁不只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节点,而是自身一个实实在在的变化过程。我们褪去过往的稚嫩,拥抱成熟踏实的自己;鄙弃过去的逃避,直面困难和责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绝不逾越法律的界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完善个人修养,理性处理身边发生的一切。
总之,十八岁的我们会用正确的价值观、荣辱观来看待自己,看待未来;更加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明了二者的边界;培养自己的道德感以及社会责任感;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服务社会。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